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回去的路上,李卫东迫不及待问:“怎么样,怎么样?”

丁志远道:“我出马还有办不成的事儿?”

李卫东仿佛看到了小钱钱正在向他招手,咧着大嘴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有事儿你就吩咐,保证完成任务!”

金钱的魔力无疑是巨大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也能让李卫东这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身无长物的街混子,浑身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奋发的激情。

对于小舅的这个变化,大外甥感到很欣慰。

在丁志远看来,其实李卫东不是不能吃苦,也不是天生懒惰,更不是不聪明,他只不过是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当然,他也尝试着努力挣扎过,可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漩涡,于是他就认命了。

实际上,李卫东只不过是当下无数农村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孩子连小学都没毕业就缀学了,然后小升初不到40%的孩子进入初中。

初中升高中,除了个别优秀学生上中专外,大概有10%-20%能上高中。

后世没学上还可以去城市打工,多少算是一条出路。

但80年代城市私营企业并不发达,国营企业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连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都无法解决,怎么可能允许农村泥腿子往城里乱窜?

农村人进城可以,打工却不行,因为每月定量供应的粮票、油票只有城镇人口才有,农村人拿不到定量,就吃不上饭,在城市根本无法生存。

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

粮票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流动两种,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如果你要去外地出差,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全国粮票,否则你就等着饿肚子吧。

即便有的农村人自带干粮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也要克服无数的困难,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

总之,这个年代的农村人被死死束缚在土地上,动弹不得。

像李卫东这种没学上的年轻人,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除了当街溜子还能干什么?

谁又没点理想、梦想?

就算是乞丐,也是有梦想的,更何况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但凡还有一丁点希望,谁愿意当街溜子?

深陷时代的漩涡中,李卫东们从满怀希望,变得绝望,在绝望中渐渐麻木,最终自暴自弃,然后浑浑噩噩地过完这一生。

这是他们这一代农村人的宿命,也是时代的悲剧。

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不笨,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条拉他们上岸的胳膊。

上辈子如果有人能早早地拉李卫东一把,他就不会误入歧途,更不会将人生中最美好的12年浪费在踩缝纫机上。

然而,上辈子却没人拉他一把,不是不想拉,而是大家自顾不暇,想拉他却没能力拉。

这辈子,丁志远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重蹈覆辙。

他之前说替李春梅管教李卫东,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管教管教,既要管,又要教。


页面连接:http://www.tynk91.com/news_0_feaff/ighwuuhg.html

大学生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鲤鱼乡豆豆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