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显然日本即便大借外债也是无法满足整个海军的造舰计划以及陆军的分一杯羹,于是,日本出现了极大的反对浪潮,要求减免税负,抵制加税。

加税显然是不可行的了,日本的赋税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境地。

那么,日本从何处来筹措如此大的一笔款项,来满足海军造舰计划呢?

中国挑起的军备竞赛,日本无论如何也要应战,不然的话,形势将会相当的危险。

与其让国运扭转,倒不如财政破产。

财政一旦破产,那么日本将会走战争道路,这一点,许多的日本财阀以及之前陷入低谷的日本资本家们,想必会非常喜欢。

日本之前的大造舰以及增加对陆军的投入,受益的都是一帮财阀资本家,而国家的权力也正在逐渐的为这些人所控制,尤其是资本与军队发生了联系之后。

日本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战争的危险境地,可是它又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的能力。

东南亚是英国、法国、德国与荷兰等国家的殖民地与势力范围,总不见得与这些国家开战。

向东,则是迅速崛起挑战英国霸主地位的第一经济强国美利坚合众国,日本显然还无法确定对美作战一定能赢得胜利,毕竟如今当政的,并不是后世的那些脑残军国分子。

唯一的突破方向只能是中国,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容易就会使得国计民生因为大规模的战争而走向转折。

一场战争,改变两个国家的国运。

目前连满足“八四舰队”的经费都没有,何谈“八八舰队”,何谈陆军的进一步扩编。

唯一的办法,是加重对朝鲜的盘剥,如同敲骨吸髓一般的盘剥,甚至,是削减教育支出。

这意味着,日本所一直顽强坚持的教育战略,也将遭到挫折。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所小学,总计全国有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明治维新的三大方针是“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是目的,“殖产兴业”是手段,而“文明开化”则是前二者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证。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的事业,因而也是改革社会的事业。

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树立与“富国强兵”目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以及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培养大批专门人才等,都要靠大办教育来实现。

从这个意义说,教育就成了日本实现近代化的关键所在,教育改革自然就成了明治维新各项资产阶级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学制令》的颁布,是维新改革的重大事件。从《学制令》颁布开始,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普遍展开。政府不断颁布有关教育的法令,内容涉及从小学到大学,从国民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的各种教育,以及学校管理、教、教科编纂等,名目繁多,数量浩大,明治维新时期其他任何一项改革都无法与之比拟。

日本的近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全面完成为止,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前20年,主要是引进、消化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巩固新生政权的阶段,也是从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为以后经济发展培养力量的阶段;后20多年则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阶段。

日本近代学校体系从建立到完善,始终是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服务于“富国强兵”总目标的。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新学制实行仅35年,就基本普及了初等国民义务教育,谱写了日本近代教育史最为辉煌的一章,在世界教育史也堪称奇迹。二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从17年到1900年共培养出35200多名大学毕业生,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三是实业技术教育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明治政府办教育,从开始就较重视实业技术教育。产业革命刺激了实业技术教育的发达,而庞大的实业学校网络,又不断地为企业输送熟练的技术工人。产业革命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增长,实业技术教育的普及也是原因之一。

李安生费尽心机掀起中日军备竞赛的原因,也有一点在于,拼命的打击日本的经济,试图阻挠日本对教育的投入。

中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踩着日本的尸体实现的,已经初见成效,至少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使得日本的经济已经相当的危险。

但可惜就可惜在,一战开打,对于日本来说同样是个难得的机会,缓和的机会。

要是给它这么一口气喘下来,那么后果难料。

日本的经济虽然遭受了重创,但是凭借着已经初步打好基础的教育规模,一时之间还难以彻底打残。

即便中国的棉纺织行业以及生丝行业已经初步的发展了起来,也无法一下子就将日本的喉咙卡紧。

一个国家教育基础良好国民素质具备一定水平,这个国家很难被一直打压,李安生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总之,教育发达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学校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这种经济与教育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进一步破坏日本的经济基础成为了既定国策,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削弱日本在教育的投入。


页面连接:http://www.tynk91.com/news_0_ggafr/ouhgwege.html

大学生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翔小说飞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