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正华九年(公元433年)二月四日,太子吴立炎率领大军从山东南下,攻克了高平,兵锋直指陈留,与此同时,在钟离的宋寖同样是率领三万精锐北上,抵达彭城,对陈留形成了掎角之势。

这时候放眼望去,齐王吴承名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但他还不甘心失败,集合军队想向北进军,撕开一条路线,占据河北北部地区。

只可惜吴立炎并没有让他如意。

八万大军压到了陈留城外二十里,齐王军基本上全部溃逃,只剩下不到五万人。

这时候宋寖急行军,连夜抵达陈留,和吴立炎汇合,相当于堵死了齐军。

到了最后一刻,齐王下令,把陈留城内百姓全部驱赶出去,掠夺城内物资,打算背水一战,死守陈留。

而在驱赶百姓的时候,吴立炎和宋寖率领大军趁乱杀入其中,十几万大军在城内外大打出手,血战三天!

到最后皇帝吴承宗的大军抵达陈留城外,那些负隅顽抗的齐军终于崩溃了,全线溃逃。

这个时候,吴承名身边只剩下几百骑兵亲信,他们打算突围出去,只可惜竟然遇见了吴承宗的主力部队,瞬间被包围。

当时指挥这场战斗的是甘赢,他没有多想就下令全部灭杀,一个不留。

吴承名拼死突围,却事与愿违,到最后只能表明身份,投降了。

正华九年二月十二日,齐王吴承名投降,齐王之乱平定,历时一年三个月。

齐王之乱平定了,那他的发生造成了什么呢?

起源于张怀德案的这一场叛乱,给予了大业帝国巨大的创伤。

根据业朝官方的资料,这场战争开始之前,整个帝国有户三百二十七万四千余,人口在两千五百万左右。

战争结束之后的正华九年只剩下两百八十七万户,人口降低到了两千万左右。

这场战争席卷了河北,中原,山东,淮河两岸,东南长江地区,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已经算得上是很轻了。

但更重要的是业王朝在经济,军事,外交和政治上的影响。

经济上,由于发达地区被破坏,导致了帝国中央经济陷入了崩溃,吴承宗下令根据地区受损程度减免赋税,但为了让国家正常运行,其他没有被战火波及的地方则是莫名其妙的被加重了税收。

比如说关中,益州,交州,荆州。

军事上,业帝国和齐王双方加起来超过八十多万大军在战后仅剩下四十万,精锐之师损失惨重也就算了,连将领都是没了一票。

宋得之,吴立德,林众,林从。

外交上的情况更加糟糕。

战前的业朝武德充沛,给外族十个胆子都不敢掠杀汉人,而正华九年大业的外部情况是怎么样的?

高句丽骚扰辽西走廊,北魏鲜卑入侵,占领平城,太原,林从都被活捉,对北方军影响极大。

匈奴十二部落竟然都跟着反叛,让河套地区一度失控。

柔然则是出动精锐部队,跟着北魏搞事情,到处烧杀抢掠。

政治上,大批武将战死沙场,具有代表性的将领不断的陨落,让业初以外戚,武勋,世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崩坏。

宋得之的死让外戚势力急剧萎缩,好在宋寖在东南战果累累,战后代替了他的父亲领导外戚,才能堵住这个缺口。

而武勋的崩坏才是最重要的。

帝国虽然庞大,但并没有多少个有代表性的武勋,宋得之被划入了外戚,那么武勋就只剩下林从,林众,张升,蓝田等人。

反观世家,在这场战争中势力瞬间膨胀起来,因为中央到地方有了很多空缺,官员非死即伤,为了更好的贯彻朝廷旨意和恢复地方,武帝吴承宗只能使用关中和山东地区的世家,出任地方官。

在武帝时期的后十年,世家就这样不断的提升力量,越来越强。

到了宣帝吴立炎时期,为了对抗世家,吴立炎也是不留余力的提拔自己的表弟宋寖家族和自己皇后的家族力量,以此和世家对抗。

世家掌控政权最好的时期就是天下文治的时候,宣帝时期南征北战,并且从外戚和武勋家族中提拔了很多官员,慢慢的代替世家。

到了文帝时期的业朝,世家才萎缩到了和武帝初期那样,不敢和其他两个势力争锋。

但也正因为如此,打压了世家,再加上文帝中后期天下太平,武勋势力削弱,才能让外戚变成了帝国内部的中流砥柱。

从而引发了大业帝国长达百年的外戚干政,每一位皇帝继位初期都免不了被架空。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说出来也只是为了陈述齐王之乱引起的恶果有多么恶劣。


页面连接:http://www.tynk91.com/news_0_gwier/ouwhheoi.html

大学生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努努书坊22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