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吴承宗可以对天发誓他真的不想离开陕县,离开前线。

但是身不由己。

公元421年(宋元初二年,周建兴二年)七月五日,吴承宗入驻陕县,掌控全局。

七月八日,吴承宗偶感风寒。

七月十日,吴承宗高烧不退。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周国高层都慌了,生怕吴承宗就这样嗝屁了,到时候留下来一地乱摊子怎么办?

如果说是正常时期还不要紧,可是现在正是和刘裕开战的时间段,吴承宗的安危决定了整个战局的发展。

吴承宗本人也是很清楚这一点,但却不愿意离开,因为整个战局的布置他都已经安排好了,所有人都不能随便乱动。

比如说甘祖镇守三郡,不仅仅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带保护周宋河南战场不被北魏插手,还可以在关键时刻大军渡河前后夹击宋军。

所以换了甘祖那么三郡就不安全了。

至于曹达,距离太远,不方便调配,更重要的是吴承宗不愿意把这个影响力巨大的军队主帅让给外人(甘祖是妹夫),可是这个弟弟又不太可靠。

很久以前吴承宗和于大文就已经给出了有关于吴承名的评价。

“可为一奇将,不可掌全军。”

这个评价很准确。

吴承名给他几万十几万精锐往一个目标打,他可以把对方打到死,要不然就是把自己玩死。

但让他调配整个战场,多个方向,将领,军队数量,兵种的分配等等都可以让他一头雾水。

所以他可以为将,不能为帅。

正因为如此,吴承宗生怕自己前脚刚走后脚吴承名就把这对峙战局玩崩了。

于大文三次请求吴承宗把帅位让给他,让他掌控局面,让吴承宗回长安修养,但吴承宗愣是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于大文不可能管得了吴承名,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他还担心吴承名和他打起来呢。

这时候,拖着病体的吴承宗在大营里面发出一声感叹:“若甘祖在此就好了。”

七月十二日,吴承宗已经不省人事,迷迷糊糊之中感觉自己在移动,却没办法睁开眼睛去看是什么情况了。

原来于大文和吴承名一合计,让人把吴承宗抬回去了,两个人共同管理东部战事。

七月十五日,吴承宗刚刚回到长安,身体虚弱,对着梁锐文说:“若吾崩,王长子年幼,吾第可为尧舜。”

这可是一个重磅消息,吴承宗相当于确定了吴承名就是周国下一任继承人,那么这就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了。至少对于梁锐文来说是如此。

梁锐文在周国建立之前就已经是王长子吴立炎的老师,向来都是妥妥的嫡长子一脉。

这些年来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事实上年幼的吴立炎早已经和自己的亲叔叔吴承名势如水火了。

一方面吴承名是帮助吴承宗在关中站稳脚跟的主要人物,大功臣,另一方面他和吴承宗一母同胞,身份尊贵,得吴承宗亲信。

所以他自然是希望自己可以继承哥哥的这一份基业,那么问题来了,哥哥有儿子,所以他就很难打破古代子承父业的人伦纲常。

党争就此而来。

但因为周国一直以来都是面临着强大的外患,国内注意力集中,所以这种问题才没有很明显。

可到了现在,吴承宗很有可能快嗝屁了,梁锐文也是人,他有自己的私心,更加不希望吴承名继位,到时候吴立炎还能有好?他还能有好?

别说什么吴承名吴承宗兄弟情深,肯定不会亏待吴立炎之类的话,你看看孙权怎么对孙策的儿子就知道了。

到最后孙权称帝连一个帝号都不给孙策。

于是梁锐文下跪在吴承宗床边。

“陛下不可,若天骑将军继位,则陛下七子重蹈孙策子嗣后路!”

听着这句话,吴承宗立马就清醒了一些。

他辛辛苦苦那么多年不就是想为了子孙后代打下一份家业吗?

如果到最后自己的弟弟和孙权一样薄情寡义的,那么自己岂不是害了自己的后人吗?

随后他拼尽全力和梁锐文探讨关于王位的事情。

“若长子继位,可安天下否?”

梁锐文闻言就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了,必须说服吴承宗,保住吴立炎的位置。

“冯祤公主(吴小宁)向来亲近陛下长子,甘祖则愿辅助,届时曹达,甘祖,吴承名三位将军可相互制衡,朝堂可安!”

听着他的话,吴承宗点了点头,下令即刻册封吴立炎为周王太子。

七月十六日,吴立炎受封太子之位,时年十五。

消息传来,关中震动!

刘裕得知消息都认为吴承宗恐怕快不行了,所以才匆匆忙忙册立太子。


页面连接:http://www.tynk91.com/news_0_gwier/ouwhhwar.html

大学生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镇魂小说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