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六月十八日,吴承名率领两万骑兵悍然南下,结果刚刚到邺城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檀道济统领十万大军,攻克了东阳,全歼业军两万骑兵。

业军坚守到了最后一刻,无人投降,全部战死。

另一边历城在蓝田的拼命坚持下,硬生生的阻拦着宋军六万人的进攻。

得知局势如此紧急,吴承名终于失误了。

他悍然率领两万骑兵南下,结果被檀道济半渡而击在。

以至于两万骑兵在过河期间淹死八千余人,只能退守黄河北岸。

面对涛涛黄河,吴承名已经失去了他的骑兵优势,此时此刻,大业引以为傲的十万精锐骑兵也已经损失惨重,只剩下四万余人。

六月下旬,檀道济依然没有攻克历城,反倒是宋军内部开始士气低落。

为了转移矛盾,檀道济打算放弃历城,转向西部地区的河南。

七月中旬,在攻打历城无果之后,檀道济向皇帝刘义隆申请调遣了八万大军,接收山东地区,并且包围历城,防止蓝田大军冲出来。

八月三日,檀道济率领两万骑兵,五万步兵悍然西进。

历城东部的充州,济阳,雍州全部都在刘宋手里,檀道济可以获得大量的后援支持。

这一带广大地区并不在大业军队的攻击范围里面。

皇帝吴承宗的计划就是齐王吴承名,太子吴立炎一路从山东南下,一路占领荆州顺流而下,包围健康,只要攻克南京,两条路线之间的地区只需要一纸诏书就可以平定了。

但因为吴承名的军事行动失败,导致这片地区反倒是成为了刘宋的前沿阵地。

八月十日,檀道济大军包围荥阳,许昌,颍川。

十八日攻克荥阳,二十日许昌内部原刘宋军打开城门,迎接檀道济。

二十五日颍川沦陷。

自从,吴立炎辛辛苦苦获得的河南根据地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并且洛阳地区的局面开始不可控起来。

洛阳是吴立炎大军获得补给的路线之一,一旦被攻克,那么就会影响在长江边上的局势。

更重要的是洛阳一旦沦陷,业军气势肯定低落,沈庆之趁机从武昌反攻,那么他们肯定会丧失很不容易获得的河南西部大地。

这时候皇帝吴承宗即刻召回于大文,让他不要打太极了,回来守洛阳。

九月二日,于大文接手洛阳防卫。

摆在檀道济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第一,即刻全军攻打洛阳,占据之后就可以横扫河南,甚至于能与沈庆之,益州军合围吴立炎。

第二,学习吴立炎坚壁清野,把洛阳周围的的虎牢关,襄城攻克,作为前沿阵地攻打洛阳。

这两个选择各有各的好处,也同样各有各的坏处。

第一条需要檀道济打闪电战,必须在吴承宗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洛阳,否则一旦吴承宗决定放弃荆州地区,派遣吴立炎回防,那么他们就会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

第二条则是稳扎稳打的战术,虎牢关和襄城一南一北,形成了钳制之势,就算是刘宋拿不下洛阳,洛阳也不好受,进而影响整个河南战局。

权衡利弊之下,檀道济选择了攻打虎牢,襄城。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防卫洛阳的是于大文。

此时此刻,皇帝吴承宗正在展开朝会,制定反攻计划。

很多大臣都希望派遣太子北上,解围洛阳。

这样子虽然说会失去荆州的地区,但至少他们还可以掌控河南地区,否则河南沦陷,他们还能隔地控制荆州吗?

但吴承宗目光宏大,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犹豫,而是坚定的说,吴立炎不能回来,并且继续派遣军队支援洛阳,务必坚守洛阳。

只要时间拖到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吴承名重新组织起来的庞大骑兵兵团就可以击垮檀道济。

拖!这就是吴承宗的命令。

半个月后,荆州地区终于有了进展,九月中旬,业军前后一年的时间终于攻克了上庸城,宋将王仲德誓死不降,拼死反击,最终被斩杀,时年六十(367-427)。

而上庸城也是拖着业军太长时间了(426年九月份到427年九月份)。

五万业军攻打两万宋军,阵亡三万八千余人,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上庸的沦陷,深深地震慑到了荆州守军,甚至于震惊了整个刘宋王朝。

尤其是王仲德和他那两万精锐全军覆没,对于刘宋来说是极大的打击。

十月二日,檀道济攻克虎牢关,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杀向襄城和洛阳。

这时候双方都已经到了赛跑的地步了。

洛阳和荆州,那个先沦陷就决定了中路战线的胜负。

吴立炎很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即刻集中所有士兵,共计十一万人,杀向荆州。


页面连接:http://www.tynk91.com/news_0_gwier/ouwhhwgf.html

大学生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努努书坊狒狒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