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封神演义》的作者,可能是我没怎么留心,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可作者是谁?我又忘了。我真不知道感恩!

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一篇课文,老师叮嘱要我们要记住作者的姓名。

我连学校校长是谁我都没兴趣知道!我感觉让我的头脑去记住别人的名字,这是很屈辱的。

为了写这篇读后感,我又读了《封神演义》,原来作者是许钟琳。他的想象力真丰富,能够享受丰富想象力所带来的乐趣的人,只有拥有这样丰富想象力的人才能体会!我们的思想能天马行空,能于其中得到满足。

阅读古人的这一类作品,我觉得我们面对黑暗的实际,只好寄托于一类超现实的故事情节或者图像意境。这样,能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抒发,心里会好受些。

我感觉我占了科学的便宜,我空想出来的世界更贴近于真实。我会因此而更加确信、更加的投入、更能得到满足。我相信他们是存在的,首乌人、还有湖泊星球的人,还有女儿国的人,还有他们游历当中的故事,我跟他们心有灵犀。我很幸福!我们是有缘的,所以我能把他们的生活图景在脑海里展现,为自己独享。

不过我与万物分享了,我的想法不灭!

我阅读古人的想法,又生出同病相怜之感。我尊重许钟琳的构想,如同尊重自己的空想,也希望后人能理解我们的想法。哪怕自己空想出来的世界和事情在科学家们的理解中是“不可能的。”

信者信也,只要相信,就能存在。

看看古人的思想里,多么的精彩!

武王伐纣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的11世纪。前1046年,周朝建立。《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就是武王伐纣。

明朝的建立时间是公元1368年,明清是公元14世纪以后的事情。所以许钟琳脑海里的这场阐教与截教之间的斗争与他创作《封神演义》的间隔时间是25个世纪。

时间这个概念就是人的思想,没有人就没有时间。想象家们不会执拗的在乎时间过去了多久、还是很遥远的时间的。他们的脑海里能穿越到历史的任何时间,或者很遥远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思想,能随时可以和过去的东西取得联系,并且融合在一起,完成自己的创作,好抒发自己的情怀。

武王伐纣,一个没有争议的正邪斗争故事。何为正?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事业目标和他们的道德修为与诸侯们所希望的统治秩序保持一致,也与人才们的努力方向相同,与黎明百姓对和平的向往和安定的生产环境相一致,所以文王和武王的事业目标就是正义的。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正义,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

那么商纣王的所作所为,就是地地道道的恶了。对内,不能爱护端庄的妻子和积极进取的儿子,反而剜妻目、杀己子;朝堂上,分不清忠奸好坏,杜元跣、比干要么被炮烙,要么被挖心。种种酷刑和种种的暴虐,纣王是不厌其烦的上演。在对待诸侯国方面,强娶苏妲己,杀妻逼反姜文焕,又残杀鄂崇禹,逼反鄂顺。

纣王时期的政治,不是后来的中央集权,不属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三纲五常那一套。他们有着某种诸侯与天子对等的权责观念。即天子必须尊崇道义,在道义的前提下,诸侯们要听天子的,和天子共进退。而天子要能主持公道,在诸侯间的纠纷之间能比较公平的做出仲裁。这样,天子在各个诸侯国的心目中才会有威信。

所以商和西周时期的政治,贵为天子的德行非常重要,自身实力只要不是弱于一般诸侯就好。在此前提下,各诸侯国彼此牵制,天子享有威望,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可人毕竟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哪家帝王将相的子弟能确保自己的儿孙即有德又很能?凭古代时候的教育水平和物质条件,一厢情愿的以为“千秋基业”,这不过是帝王将相的臆想!当然了,影响一个王朝盛衰更迭的因素多种多样的。有经济结构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周边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政治力量的影响,等等。

《封神演义》这部演义看重“气数”,人虽然发挥作用,但冥冥之中都有“数”在安排。这是一部典型的神魔。

既然是神魔,自然少不了“神魔”。其实神魔与人的区别,也就是力量上的差距,神魔具有超人的能力,而人相比较显得要弱小。人家一个法术攻击,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但无论是人还是神魔,他们对老百姓的祸害之深,影响之深远,可谓不相伯仲,都让人惧怕和不可思议。

就说那位女娲娘娘,其社会地位不亚于三教主,因为出门有事,所以空留了一座娘娘庙。结果事后回来,发现自己家里居然被涂鸦了?而且是淫秽不堪的调戏字句!掐指一算,原来是商纣王这人来过这里。

不过人家可不是祭拜,而是看得起你,想封你做皇后,好和你同床共枕……

商纣王的地位非常高,他贵为天子,但这是相对于老百姓而言和那些愿意支持你的诸侯们而言的。你商纣王的人间社会地位再高,但高不过天!原来,天际之中还另有一番社会,他们的能力往往在人类社会的普通人之上。而女娲娘娘就是那个社会的尊贵人物,你调戏她,不是找死么?

女娲娘娘看了看墙上的**作品,大怒!她一挥手,手里就多了一把“召妖幡”。她拿着这把幡一挥,一伙妖精片刻即至。女娲娘娘选中了轩辕坟中的三个精怪,一个是狐狸精,一个是琵琶精,还有一个是雉鸡精。其他的妖怪都退下。您看,大人物一挥手,多少精怪片刻即至?要害死多少无辜的老百姓!

女娲娘娘的愤怒已经不单单是报复商纣王个人那么简单,她还要葬送成汤数百年以来的基业,要从历史上摧毁成汤的声誉和包括属于他的一切。

女娲娘娘掐指一算,成汤还有一段时间的气数。纵然是女娲也不能违背这“气数”,所以故此招了三个精怪,要慢慢的折磨成汤天下。我想,女娲娘娘要是来个痛快该多好啊!可她不能违背“气数”,所以对商纣王的报复要用“文火”慢慢烧烤,实际上是用众生的血与火来慢慢煎熬。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气数”就是女娲娘娘的顶头上司?或者说女娲娘娘等人的基本原则就是“气数”。只要不违背这基本原则,即“气数”,那么众生的感受就会为女娲娘娘的个人报复行为而承受不应有之痛。

至于这个“气数”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作者学问太低,弄不清。后面还有个“劫数”,好像“劫”是佛教中的某种解释。但数好像某种理解中的规律,所以古文经典中常有“气数”、“劫数”。罗贯中也喜欢用“气数”来描述某种事非人力所能为的现象,或者说人类的行为就包含在这个“数”的范围内。众生都得服从“数”。

作者的见解于此判断,“气数”是古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探寻和解释。古人肯定了这种“规律”是存在的,但是又缺乏现代科学方法和论证思辨来指导实践,所以就一概称之为“气数”。

这里面含有敬畏的态度,这态度使缺乏科学知识的古人明白,做人做事都不能违背“气数”,不能肆意人为,不然就会遭受失败或者祸患。要遵遁事理和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所以说古人常讲“气数”。古人这种敬畏的态度是值得后世肯定和尊敬的,神固然可畏,但神也要遵遁气数,不能背“气数”而行,这实际上是人的意志。这里面还有一个心理,就是古人觉得自己领悟了这个“气数”,仿佛就能接近于神,接近于道。

在作者许钟琳的笔下,商纣的无道,女娲娘娘的报复,以及“气数”所包含的内容,都构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派斗争。商纣王这个人我想本性上还是可以塑造的,女娲娘娘的报复手段也太很辣!这些,仿佛都是在“气数”支配下的命运,芸芸众生都得服从他,包括神魔。我们看《封神演义》当中的人和神魔的命运,仿佛都有着某种“榜上有名”的注定。

女娲娘娘的报复手段我说“狠辣”,她吩咐那三个精怪变成美女去迷惑商纣王。既然商纣王他这么*浪,那就要把他的这种心思无限放大,好为祸人间。所以女娲娘娘实为商纣之祸的始作俑者,我是说《封神演义》这本书中。

商纣之可憎,在于反天。饱食思淫欲,人之常情,可是他没有底线,不知深浅的在女娲娘娘庙里传播**作品,这就是大罪!偏偏这人又是天子,而上天惩罚纣王的手段又是那么的“狠辣”,最后伤及数不清的无辜!

狐狸精为了落实女娲娘娘交代的事情,自然是要以达到目的为己任的,所谓结果导向。苏女的被害,书中文字简练,已是视人命如同草芥。

“不知这个回话的乃是千年狐狸,不是妲己。方才灭灯之时,再出厅前取得灯火来,这是多少时候了?妲己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


页面连接:http://www.tynk91.com/news_0_uhoaoo/ierirhef.html

大学生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看书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